教育部新型兽用疫苗工程研究中心于2006年12月由教育部批准建设。中心汇集了国家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及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转基因动物制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动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的力量,发挥团队合作和高层次人才优势,致力于新型兽用疫苗、新型免疫增强剂、转基因生物制药、产品评价及技术推广等方面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为焦新安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陈焕春院士。
一、定位
中心坚持自主创新,以产品开发和工程技术为龙头,着力解决畜禽生物制品实验室成果转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工程放大、工业优化、中试报批等问题。通过新型兽用高效疫苗、疫病的综合防制配套鉴别诊断技术、转基因动物制药及动物模型等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工程化研究,提高我国兽用新型生物制品开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研发的国际竞争力。
二、研究方向
1.新型免疫增强剂工程化研究
2.新型兽用疫苗工程化研究
3.产品评价及技术推广研究
4.转基因生物应用工程研究
三、师资团队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8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79人;正高职称36人,副高职称26人,讲师19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培养人选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国家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5人。在多年建设中,打造出了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开拓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四、人才培养
中心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拥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和农业部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项目和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优秀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先后有2篇论文被评为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论文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7篇论文获江苏省优秀论文,研究生培养质量位列国内同领域先进行列,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兽医人才。2018年动物传染病学教师团队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8年动物传染病学团队荣获江苏省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称号。教学成果《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三性五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荣获2016年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
五、科学研究
近五年来,中心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点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79项,部(省)级及重要横向课题83项;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项5项;在国际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00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多项,软件著作权13个;获国家新兽药证书7个,国家标准4个,行业地方标准9个,转化成果或技术100余项,成果转化经费近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社会服务
学科始终坚持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先后转化推广创新科技成果或技术50余项。研制的新城疫新型灭活疫苗、H9亚型禽流感疫苗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Ⅶ株”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使我国新城疫得到了有效控制,使用效果得到了我国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2019年度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重组新城疫病毒、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于2019年正式上市销售,该二联灭活疫苗免疫后对当前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免疫效力强,达到了一针双免的效果,上市后深受养殖户的欢迎。创制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 Sota株+QXL87株)”,是首个研发成功并申报注册的QX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有效破解了当前临床上传染性支气管炎高发的难题,对于QX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免疫防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心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借助于动物疾病诊断中心等平台,为养殖企业、疫苗研发企业以及广大养殖场(户)提供病原检测、疾病诊疗、技术咨询与科技培训,为动物健康养殖和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有效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心积极注重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拥有“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扬州大学-诺丁汉大学沙门菌联合实验室、扬州大学-哥本哈根大学食品安全和人兽共患病学联合实验室、扬州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动物传染病原诊断联合实验室等合作平台,获批中-美堪萨斯州立大学动物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联合培养国际化兽医人才,参与全球学术共同体建设,形成全方位、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全面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中心60%在职科研人员具有国外学习经历,先后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6人。目前已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农业部东南禽病研究所、美国FDA、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国外高水平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胡顺林
电 话:0514-87991416
地 址:江苏省扬州市文汇东路48号
邮 箱:slhu@yzu.edu.cn